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111篇
  免费   9805篇
  国内免费   6441篇
耳鼻咽喉   655篇
儿科学   1196篇
妇产科学   1365篇
基础医学   11393篇
口腔科学   1907篇
临床医学   12002篇
内科学   14235篇
皮肤病学   1039篇
神经病学   5308篇
特种医学   36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6篇
外科学   9715篇
综合类   16444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一般理论   13篇
预防医学   6566篇
眼科学   2538篇
药学   10505篇
  86篇
中国医学   5674篇
肿瘤学   7985篇
  2024年   131篇
  2023年   1438篇
  2022年   2426篇
  2021年   4220篇
  2020年   3686篇
  2019年   3212篇
  2018年   3396篇
  2017年   3076篇
  2016年   2967篇
  2015年   4436篇
  2014年   5389篇
  2013年   5141篇
  2012年   7576篇
  2011年   8063篇
  2010年   5288篇
  2009年   4262篇
  2008年   5547篇
  2007年   5391篇
  2006年   4806篇
  2005年   4620篇
  2004年   3512篇
  2003年   3320篇
  2002年   3015篇
  2001年   2403篇
  2000年   2340篇
  1999年   2306篇
  1998年   1447篇
  1997年   1401篇
  1996年   1109篇
  1995年   1060篇
  1994年   870篇
  1993年   553篇
  1992年   628篇
  1991年   579篇
  1990年   497篇
  1989年   433篇
  1988年   346篇
  1987年   339篇
  1986年   263篇
  1985年   205篇
  1984年   138篇
  1983年   90篇
  1982年   67篇
  1981年   48篇
  1980年   34篇
  1979年   50篇
  1978年   18篇
  1973年   17篇
  1972年   17篇
  1966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双基因转染的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是否具有异位诱导成骨能力。方法:脂质体介导下将pIRES-BMP2-VEGF165导入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双基因在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内的表达:将转染双基因的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植入裸鼠大腿后群肌袋内,4周后用影像学和组织学方法观察体内诱导成骨效果。结果:转染pIRES-BMP2-VEGF165的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扩增出1.2kb及590bp两条带,胞浆中有棕黄色颗粒阳性信号。该细胞植入裸鼠大腿后群肌袋4周后有大量异位骨形成。结论:转染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双基因的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具有较强诱导异位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992.
Vascularized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VBMT) appears to promote tolerance for vascularized composite allotransplantation (VCA). However, it is unclear whether VBMT is critical for tolerance induction and, if so, whether there is a finite amount of VCA that VBMT can support. We investigated this with a novel VCA combined flap model incorporating full‐thickness hemiabdominal wall and hindlimb osteomyocutaneous (HAW/HLOMC) flaps. Effects of allograft mass (AM) and VBMT on VCA outcome were studied by comparing HAW/HLOMC VCAs with fully MHC‐mismatched BN donors and Lewis recipients. Control groups did not receive treatments following transplantation. Treatment groups received a short course of cyclosporine A (CsA), antilymphocyte serum, and three doses of adipocyte‐derived stem cells (POD 1, 8, and 15).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flaps in control allogeneic groups rejected soon after VCAs.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allograft survival. Three of eight recipients in HLOMC treatment group had allografts survive long‐term and developed donor‐specific tolerance. Significantly higher peripheral chimerism was observed in HLOMC than other group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relative amount of AM to VBMT is a critical factor influencing long‐term allograft survival. Accordingly, VBMT content compared with VCA mass may be an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for VCA in humans.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影响激素替代治疗冻融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结局的因素,尤其是确定移植日的激素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在本中心接受激素替代周期准备内膜的冻融胚胎移植资料。结果总计516个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的有246例,未着床或者生化妊娠者有270例。体外受精(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两种受精方式的妊娠率无差异;妊娠组和未妊娠组的决定移植日的黄体生成素(LH)值、雌激素(E2)值、孕酮(P)值及内膜厚度也不具有统计学差异。进一步分析示:决定移植日的E2值为366~732pmol/L(不包括732pmol/L)时妊娠率最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3组的妊娠率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妊娠组较未妊娠组决定移植日LH峰(包括人工LH峰和自然LH峰)的出现率高(P0.05);决定移植日的子宫内膜厚度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但是子宫内膜的类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型子宫内膜妊娠率最高。结论激素替代周期冻胚移植中通过监测决定移植日的LH峰的出现、E2水平及子宫内膜的形态对于寻找最佳移植窗具有重大意义,当E2水平处于366~732pmol/L且子宫内膜处于A型时妊娠率最高,同时LH峰的出现也有利于胚胎的着床。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了解女性护骨素(OPG)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与骨转换指标的关系及其对骨转换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长沙地区691名健康女性(年龄20~80岁)的血清OPG、TGF-β1和TGF-β2,以及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OC)、血清I型胶原N-末端肽(sNTX)、血清I型胶原C-末端肽(sCTX)、尿NTX(uNTX)、尿CTX(uCTX)和尿脱氧吡啶酚(uDPD),并分析这些细胞因子与各种骨转换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OPG和TGF-β2与血清BAP、OC、uNTX、uCTX和uDPD呈显著正相关(r=0.145~0.397,P均=0.000),血清TGF-β1与BAP、OC、sCTX、uNTX和uCTX呈显著负相关(r=-0.114~-0.286,P均=0.004~0.000)。调整年龄和BMI之后,它们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多数仍然有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OPG和TGF-β2对BAP、uNTX和uCTX是一个正性决定因素,可分别解释这些指标0.6%~16.6%的变异。TGF-β1对BAP、OC、和uCTX是一个负性决定因素,可以分别解释这些指标变异的0.7%~7.3%。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女性OPG和TGF-β与骨转换指标的关系,提示循环中的OPG和TGF-β是骨转换速率的重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995.
生物相容性水基磁流体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学术背景:磁流体是一种既有固体强磁性又有液体流动性的新型功能材料,尤其是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水基磁流体在生物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的:探讨水基磁流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为水基磁流体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有关文献,检索词为"磁流体、化学共沉淀、磁共振、肿瘤热疗",限定文章语言分别为英语和中文.共检索到350篇相关文献,其中中文文献280篇,英文文献70篇,对文献进行筛选,纳入标准:①选取针对性强,相关度高的文献.②对同一领域的文献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献.最后30篇被选用.文献评价:选用30篇文献,其中8篇为综述、其余均为临床与实验研究.资料综合:水基磁流体一般由纳米磁性微粒、稳定剂以及分散介质组成.水基磁流体的制备方法有机械粉碎法、热分散法、化学共沉淀法、真空蒸镀法、等离子体CVD法、气相液相反应法等.水基磁流体广泛应用于磁靶向给药、肿瘤热疗、基因治疗以及肿瘤早期诊断等方面.结论:水基磁流体制备方法简单,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在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评估肾移植受者中应用两种不同生物制剂进行免疫诱导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4月,在解放军第452医院泌尿外科暨成都军区泌尿外科中心应用生物制剂进行免疫诱导治疗的78例尸体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应用免疫诱导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单克隆抗体组(A组,35例,接受巴利昔单抗治疗)和多克隆抗体组[B组,43例,接受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治疗]。另以同期在该院未接受免疫诱导治疗的肾移植受者作为对照组(C组,32例)。分析3组受者术后12周内的人、肾存活情况。监测3组受者术后7、14、30、60 d血清肌酐(Scr)水平变化。比较3组受者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12周,3组受体人、肾存活率分别为A组100%和100%,B组97.7%和97.7%,C组100%和96.9%,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7、14 d,与C组比较,A组和B组的Scr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C组比较,A、B两组受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组受者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受者术后感染发生率高于A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免疫诱导治疗在肾移植受者中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肝癌相关成纤维细胞(hCAF)在单核细胞(Mo)来源树突状细胞(DC)分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采用酶消化法从肝癌组织中分离培养获得人hCAF;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密度梯度离心及磁珠分离法从健康人外周血浓缩白细胞中获得CD14+Mo。hCAF-CD14+Mo(1∶10)和CD14+Mo细胞在第1日及第4日均加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0 ng/ml)和白细胞介素4(20 ng/ml),共诱导6 d。两组细胞分为两份,一半加入脂多糖(LPS)200 ng/ml刺激3 d,另一半不加入LPS作为对照。最后细胞共分为4组:hCAF-Mo组、hCAF-Mo+LPS组、不成熟DC(iDC)组及成熟DC(mDC)组。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4组细胞的形态变化。各组细胞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83、CD80、CD1a的表达情况,另一部分细胞分别与预染CFSE的淋巴细胞共培养5 d,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倒置显微镜结果显示在hCAF干扰下Mo不能分化为DC。CD83、CD1a、CD80的表达在iDC组分别为(3.2±0.7)%、(61.7±8.4)%、(30.1±0.9)%,mDC组分别为(80.1±2.8)%、(83.2±6.0)%、(96.1±1.9)%,hCAF-Mo组分别为(1.6±0.9)%、(1.8±0.9)%、(16.0±3.2)%,hCAF-Mo+LPS组分别为(9.0±1.2)%、(1.1±0.4)%、(58.4±3.6)%。hCAF-Mo组与iDC组的CD1a、CD80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iDC组的CD83表达极低,因此hCAF-Mo组与iDC组的CD83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hCAF-Mo+LPS组与mDC组的3种表型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iDC组的T淋巴细胞增殖率为(3.3±0.9)%,mDC组为(34.5±7.3)%,hCAF-Mo组为(5.3±1.2)%,hCAF-Mo+LPS组为(7.0±1.2)%。与iDC组相比,mDC组能有效地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hCAF-Mo组和hCAF-Mo+LPS组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均较弱,与mD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 hCAF可明显抑制Mo分化成DC,在肝癌的免疫逃逸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索髋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 D-二聚体升高关系及使用不同抗凝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方法前瞻性分析70例行髋膝关节置换的患者,根据术后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分为血栓组(11例)和非血栓组(59例),记录两组在术前及术后D-二聚体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按照使用抗凝药不同分为低分子肝素(速碧林)预防组和利伐沙班预防组,记录并比较二者DVT发生率和术后伤口引流量关系。结果血栓组术前D-二聚体浓度与非血栓组术前D-二聚体的浓度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栓组较非血栓组增高。血栓组与非血栓组术后第7天的D-二聚体浓度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栓组与非血栓组各自组内比较,术后与术前的D-二聚体浓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浓度较术前均有增高。在使用抗凝药物情况下DVT的发病率为15.71%,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速碧林)干预后DVT发生的情况无显著性差异( P>0.05)。术后伤口引流量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研究发现D-二聚体对DVT预测不是特异性指标;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使用抗凝药物情况下 DVT发生情况明显下降,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对于预防DVT作用上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CT)、血沉( ESR)、C-反应蛋白( CRP)联合定量检测在诊断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7月,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中心收治的21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患者,同期膝关节置换术后非感染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 ILMA)测定PCT水平,采用采用魏氏( Westergren)法测定ESR水平,采用全自动免疫透视比浊法测定CRP水平。结果与膝关节置换术后非感染患者比较,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的PCT、CRP、ESR显著高于非感染组,有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46.53、24.04、42.51,P均小于0.05)。结论 PCT、ESR及CRP的联合检测有助于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对及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二次手术干预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特殊染色技术在艾滋病合并真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11月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确诊为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20例,回顾性分析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过碘酸希夫染色(PAS)和六胺银染色的病理资料,观察常见真菌在光镜下的形态.结果 20例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中,肺部隐球菌2例,皮肤、肺、腹腔肠系膜淋巴结马尔尼菲青霉菌3例,会厌、颈部淋巴结、口腔、腹腔及皮肤组织胞浆菌5例,上颌窦、肺及声带曲霉4例(合并结核3例),肝、咽、食道及胃部白色假丝酵母菌6例.HE染色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可见肉芽肿形成,凝固性坏死,真菌形态尚能辨认,但需仔细观察,否则易漏诊或误诊;PAS染色,真菌孢子和假菌丝呈亮丽的紫红色,细胞核紫蓝色;六胺银染色,真菌孢子和假菌丝呈清晰可辨的黑褐色.结论 除常规进行HE染色外,联合应用PAS染色和六胺银染色,有助于提高真菌的病理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